作者:震撼教育

古龙这个人,自然是天纵英才。他在武侠小说领域里的成就,已不用再次强调。他开创的古派江山极大的创新了武侠小说,提高了武侠小说的地位,使武侠小说这种“野狐禅”文体得到了文学认可。金庸有这样的贡献,古龙同样也有这样的贡献。通过古龙的努力,武侠小说告别了“就象蚯蚓,虽然会动,却没有几个人把它当成动物”这一固有观念。因此,古龙无论得到怎样的正面评价,都是合理的,也是应该的。而他在文字组织上的运用和他的叙述方法,也影响了众多华语写手。他去世时,怀念他的文章铺天盖地。有几则逸事,反映了古龙的热度。由于古龙没有服兵役,因此按台湾的法律,他不得出国。可东南亚的读者急欲一睹其风采,于是电影公司一度准备安排古龙在他作品改编的电影中扮演一个角色,以便让没见过他本人的读者见到他。可惜安排怎样的角色却是个问题,而古龙自身,也确实没有他笔下风流浪子的飞扬形象,出演主角实在不合适,出演配角可能也无法交代,于是最终作罢。《小李飞刀》热播时,歌星们不唱一首粤语的小李飞刀主题歌,居然要被观众喝倒彩,搞得台湾的歌手都抓紧时间补习粤语。至于70年代的台湾,很多行业,涌现了很多以“楚留香”“李寻欢”命名的招牌。以及直到现在媒体还在引用的“兵器谱”、“圆月弯刀”等耳熟能详的口头语,基本都演变成成语了。都反映了古龙及其作品的深入人心和崇高地位。他死了,一个小学生说“古大侠死了,小李飞刀也跟着死了吗?”。一句“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高度总结了古龙的深刻影响力和持久力。

人们普遍认可和尊重成功者。古龙无疑是成功了。可在几大武侠大家中,他得到的评价却是毁誉参半,而他的一些缺点每每被人攻击指责。他所受到的待遇是最复杂的。对于金庸、梁羽生、温瑞安,人们基本是正面的肯定,有粉丝成立了“金学会”,对金庸进行探讨和膜拜。北大教授孔庆东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金庸及其作品。金庸本人也被聘为浙大客座教授,甚至在中学语文课本里也出现了金庸作品。可是古龙呢?他死了23年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地位,至少在所谓主流社会和正统阶层那里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他受到抨击最多的地方,自然是他的浪子本性。他的生活方式,被认为是不健康、不能起到公众人物的模范作用的。这里面反映了人们的苛责和强求,也有误解,也有事实。但是对天才的要求是应该区别于常人的。

古龙真的愿意做个浪子?真的愿意奢靡无度?真的愿意就过那样一种生活?阿飞对赵正义说“你口口声声代表江湖,你一个人就能代表得了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宽容一点,为什么都扮演了赵正义之流的虚伪角色?

在《谁来与我干杯》里,古龙描写过丁情,他说丁情“从小就不念书,不学好,爱打架,爱惹事生非。见到他的人,人人都头大如斗。但是这个人却是我的朋友。他是我的朋友,因为我了解他。--如果你生长在一个他那样艰苦辛酸的家庭,你就知道他为什么不念书了。他不学好,不去练钢琴,不去学声乐,不去学画,反而去打杂工,他是不是个混蛋?他是不是疯了?大家不喜欢他,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愿意去了解他,根本就不愿意去了解和接纳一个人,就已经把那个人排挤在外,已经把他定性为另类了。我的这个朋友和我一样,身世飘零,满怀悲愤,可是在是非最多机运也最多的电影圈,他终于凭他的智慧和努力蹿出来了。而且他也开始写东西(古龙的《边城刀声》,就大多由丁情代笔)。他还是一个年轻人,身上就已经千疮百孔,心上也已经千结难解了”。

丁情是古龙的得意弟子。古龙收徒,自然有情感和品性相通的地方。因此古龙写丁情,也可以说是他借评论自己弟子的夫子自道。也可以看出古龙曾经有过的历史。他是浪子经历,并非本意,是因为他没得选,这是他的命运。

没有人天生愿意做漂泊孤独的浪子。金庸的家世和成长其实也是古龙的愿望。可古龙没有金庸的家境,他的父亲熊飞曾经是国民政府的公职人员,也算是宦海中人,虽然不算豪门大家,但要养家糊口,还是绰绰有余,虽然因为遭逢乱世,举家从大陆迁移到香港、再到台湾,但毕竟还是一家团聚,不曾分离。可惜外来的祸乱挡不住家庭内部的破裂,父母的离异导致了幼小的古龙身心疲惫,受到了极大的心理创伤。他是那么的敏感,于是他恨自己的家庭,恨父亲,甚至母亲。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几乎从来看不见家庭的亲情。他提前到社会去谋生,还曾混迹黑社会,就连到淡江学府念书,也是托朋友接济。他的武侠小说创作,完全是为生存所迫。艺术?从一开始,离古龙是遥远的,他急等着文字被翻印成书本,拿到稿酬来糊口。生活在社会底层,那时的台湾,环境复杂,人心动荡。大陆的许多达官贵人蜂拥来到弹丸小岛,古龙一家也是涌动人流中的一支,可是他却没有那么幸运,没有强大的背景支撑。非但没有幸运,还徒增了比别人更多的动荡。要在这个乱世生存,其艰难可想而知。

好死不如赖活。古龙就这样在社会底层打拼。而他也背负着心理阴影从少年成长为青年。他天生敏感多情、有文学的天赋,又因艰辛的境遇促进了他天涯羁旅的情怀。孤独不使人沉沦,就使人卓绝。他也是热血男儿,同样有理想和梦想。因为压抑,他的梦想比别人更炙热。他的纯文学梦想使他提起笔来描绘命运和人生。写作不仅仅是他的理想,还是他孤独里的朋友。当他一个人躲在院子一角看书,当他在夜深人静提笔写作,我们几乎忽视了这个孤独青年所遭受的苦难。而只看见他功成名就后的辉煌和风光。用古龙自己的话来说“为了等钱吃饭而写稿,虽然不是作家共同的悲哀,却是我的悲哀。”看见这样的惨淡,又有几个人曾经一掬过同情泪?这个时期的金庸,又是怎样的生存状态?尧吉说,古龙尤其钟爱两件日常饮食,那就是“蛋”和“面”,这两样平淡简单的日常食品是古龙笔下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他总结:人都有一种味觉固执。品尝新鲜的愿望是永久的,坚守故乡的味觉却比永久还久。古龙没有故乡,“蛋”和“面”是他社会底层生活里接触最多,也就最有感情的食物。就是他漂泊里刻有“故乡”印记的标志。在古龙某段特别重要的人生阶段里,它们给古龙一生打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个人生阶段,自然是古龙在成名前的艰辛打拼阶段。而蛋和面,就伴随着古龙,度过了生命里这些日日夜夜。年轻的古龙,在那个时期,只能吃最粗朴的饮食,只能睡最简陋的旅馆,只能喝最廉价的劣酒,也只能和社会最底层的女子交往。这些,就是在他的作品里也随处体现。高渐飞在大车店里住着充满蚊子和跳蚤的房间,每天都吃一碗清水白菜面。这就是古龙自身的深刻写照和体验。可是高渐飞却很骄傲,他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不过是一种蛰伏和等待,他在战胜了众多成名的高手后,到长安的这家客店,不过是为了等待与司马超群的决战。这和古龙何其相似!他们在泥沼中奋斗,可是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心。卓东来形容高渐飞吃面的神情是“我看见他的时候,他虽然是在一家挤满了苦力车夫的小饭铺里吃白菜煮面,可是他的样子看起来却好像是位新科状元坐在太华殿里吃琼林宴,虽然只穿着那件粗布衣裳,却好像是件价值千金的貂裘。”他还做了解释“这不是装腔做态,这是气度。只有一个对自己绝对有信心的人才会有这种气度 ”。古龙,那时也就是这样一个后辈高手,他象隐藏在水底的龙,从一出现,就是向所有的前辈来挑战和证明自己的。他跟随在陈青云、诸葛青云的后面,参加他们的沙龙,作为他们的代笔枪手。而他心里,早已淡看了这些当时的“名家”。他最看重的,是金庸的地位和名望。他要做的,是开创自己的一派江山。这样的自信和傲气来自天才的才华。事实证明,他的确有骄傲的理由。而卓东来对高渐飞的评价,也就是古龙对自己的评价,对自我的肯定。

“黄昏。

小饭铺里充满了猪油炒菜的香气,苦力车夫身上的汗臭,和烈酒辣椒大葱大蒜混合成一种难以形容的奇怪味道。

小高喜欢这种味道。

他喜欢高山上那种飘浮在白云和冷风中的木叶清香,可是他也喜欢这种味道。

他喜欢高贵优雅的高人名士,可是他也喜欢这些流着汗用大饼卷着大葱就着蒜头吃肥肉喝劣酒的人。

他喜欢人。

因为他已孤独了太久,除了青山白云流水古松外,他一直都很少见到人。直到三个月前,他才回到人的世界里来,三个月他已经杀了四个人。

四个声名显赫雄霸一方的人,四个本来虽然该死却不会死的人。

他喜欢人,可是他要杀人。

他并不喜欢杀人,可是他要杀人。

世界上有很多事都是这样子的,使你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英雄无泪》里的小高,在这个时候的心态和生存状态,无疑就是古龙自身的写照。古龙虽然不是来杀人的,但他和小高一样,是来挑战的,是来证明的。而他必须要成功,有些人活着,只为了一个目标、一个信念。他生命里所有时光都为此奋斗,其他时光简直是虚度光阴。古龙就是这样的人。我们欣赏这样的奋斗,作为孤独的个体,几乎没有任何的背景,无论怎样的结果,都是值得尊敬的。何况,古龙最后的成功,是那么的辉煌灿烂!

这简直是个奇迹!对这样的奇迹,居然很多人视而不见?

也许他们并不是没有看见。可是他们不愿承认。他们早已经习惯了现有秩序,早已习惯了虚伪的等级,并且自己也在那个虚伪的等级社会里谋取地位。对这样一个仿佛从山林里窜出来的野人,并且要挑战现有权威、讽刺和反对现有道德观念的人,他们又怎么能不否认排挤和打压?可是他们也无法漠视古龙的才华,于是古龙的生活方式就成为众多“批评家”和“精英流”的诟病口实。传统的力量是强大的,一旦要维护现有秩序,打击异端时,传统势力很容易就联合起来,就象对待李寻欢,把他定为梅花盗就行了,于是“人人得而诛之”,而且还是为江湖除害!这些人用放大镜寻找每一点蛛丝马迹,轻易就能置人于死地。古龙的生活方式上,很容易就能找到污点:酗酒、好色,这两条就足够了!

酗酒,的确有害健康,的确不值得提倡。这是他的个人行为,古龙并没有伤害过任何人。他并非不知道酗酒的危害,并非就不愿意有健康的身体。可一个人内心的巨大压力使他无法摆脱对酒的迷恋。而天才的才情和特质,一般人本来就不容易发现和理解。对这样优秀的个体,和普通人群总是有不同之处。我们为他酗酒惋惜,因为这导致了他英年早逝,但也得承认,一个不喝酒的古龙一定是个普通人,绝对写不出那么多优秀的作品。相对而言,我们更应该看重他的贡献和才华。有一个不太合适的例子,当年许世友爱酒如命,行军打仗,水壶里装的必定是酒。可军队的规定,行军打仗途中,是不得饮酒的,但许世友是个例外。也有不少将领十分不满,事情竟然闹到最高领导人那里,最高统帅说“你们要是也象他那样能喝,就可以享受他那样的待遇”,于是争议戛然而止。其实这不是能喝不能喝的问题,而是许世友并没因酒误事,最关键的是他能打仗,对有突出能力的非常之人也应该有非常措施、非常待遇、非常应对。这才是用人之道,也才是看人之道。对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则何其能有千里马哉!

关于好色!更加不必讨论。食色性也!这个古老的命题其实早有定论。我辈寻常,好色之心有之,何况天才!当然,你可以说古龙没有责任心,对家庭的态度过于偏颇,更重要的是他结交的有相当一批风尘女郎。混迹烟花巷陌,沉迷青楼妓馆。殊不知,风流文人的这个传统并非自古龙始,李白、杜甫、白居易、柳永、杜牧等大才子都和青楼女子有过不解之缘。李白的“吴姬压酒劝客尝”、杜甫的《观公孙大娘舞剑器》、白居易的《琵琶行》,这些绝代名句都是描写的青楼女子。这样的例子太多,也是中国文化特色,丝毫不足为怪。不知道人们惟独过于指责古龙!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道理。

用人取才,看其大者。何况天才乎!可惜总有人拿着放大镜到处寻找,在这种时候他们的鼻子是很灵的。诚然,天才在当世,总会受到很多非难,这也是天才必须承受的压力。古龙并不在乎人们对他的看法。他用自己犀利的笔,书写自己的传奇。他的手迹“握紧刀锋”,所反映的决然态度,就是坚定不屈的信念。

最重要的,古龙从来就没伤害过别人。他是宁可自己受伤,也不愿伤害别人的。他就是自己笔下的楚留香,一个接近神话的人物——强盗中的元帅、流浪中的公子。优雅、冷静、温和、冷淡,热烈、飘逸,灵动。

他在感受巨大人生痛苦后所到达的人生境界、用如椽巨笔书写的不老传奇。如荧荧日光,又岂是憧憧阴影所能阻挡得了的!

让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卫道士一边凉快去!我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