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心碧
前言
很久以前在温迷论坛潜水的时候就拜读了一些前辈高人的“温书笔记”,心下极为佩服。最主要是为其认真细致的读书态度所倾倒,言论的高妙倒在其次了。后来陆续在各家武侠论坛潜水时也曾用心搜寻,但鲜少再看到那样用心的读书笔记,竟然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钦佩感动之余遂不自量力地打算效仿一二,即便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也总算是用过一点功,留待日后再相见也不枉称自己喜欢先生的作品一场吧。还有就是,正经八百地写文自己也觉得腻了,好端端地画地为牢甚是无趣,不如放轻松一些——其实是想偷懒,笑。
序
之所以选择《楚留香》系列作为这个读书笔记的开端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这个系列是笔者早期阅读到的几部古龙小说,感情因素自然不在话下。尽管后来上网才发现大家对楚留香其人颇有微词(好象主要是男性读者,笑),但笔者本人对这只“老臭虫”的印象却是非常好的。不仅是因为他的英俊潇洒,还因为他对女孩子的好风度——在笔者看来,你可以不高不帅没有权没有钱,但是不可以没风度;对朋友的深情厚意——相对楚(留香)胡(铁花)姬(冰雁)的铁三角,笔者更偏爱楚胡张(三)这个“临时”组合;以及香帅临敌时的机智百变——笔者很久之前就对少年漫画里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男角很有好感,古早时就喜欢梅泽春人的《BOY圣子到》,超级无敌的主人公日日野晴矢“因地制宜,因材施暴”的应敌举措是笔者的最爱。没办法,人年轻的时候总是单纯地相信可以靠一腔热血一双拳头打天下,笑。
实际上这种过关斩将的手法在网游里体现得更彻底,奈何笔者的游戏水平永远处在初级阶段,只能玩一些菜鸟游戏,例如连连看之类。朋友曾经介绍过一款叫做“心跳回忆”的养成游戏,大致相当于港版“精装追女仔”的故事,玩起来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单调,但是却很适合笔者这种游戏小白的口味。第一次玩这个游戏的时候笔者采取的“广撒网,多捞鱼”的政策,对每个女孩子都试图一亲芳泽(汗颜一下,实在是太花心了),完全忽略了自身的修行,结果到头来当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第二次再玩的时候笔者痛改前非,鼻观口口观心一心修炼,结果还是一个女孩子也没追到。第三次痛定思痛,笔者一边修炼,一边物色对象,修行恋爱两不误,终于抱得美人归。有了先前的游戏经验,掌握了游戏要领之后,接下来笔者把游戏里所有的美眉都狂追了一通才罢手(没办法,是真的花心啊)。回想起来当真可笑得紧,但就是这款貌似肤浅的游戏却给了笔者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结局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
香帅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敌人,结局必胜已不稀奇,看点就在故事的发展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情节,笔者以为这才是最考验作家的地方,尤其是写系列作品的作家。再丰富的才情也有枯竭的时候,英人柯南道尔写《福尔摩斯探案集》不胜其烦想将神探写死,结果招来读者不满甚至威胁,只好续写《归来记》,让福尔摩斯在《空屋》中成功复活。日人吉川英治写《宫本武藏》系列想必也曾遭遇同样的困扰,原定200回的故事最终刊出1013回,虽然最后赢得“百万人文学”之称,但长达20年漫长的创作过程对作家来说绝对是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而对一心求新求变求突破的先生来说,更是如此,也只有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挑战读者挑战自己吧?不仅在《新月》和《午夜》中进行绝大突破,甚至将香帅“写死”,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以为,这才是先生的本意,只可惜我们再也没能等到“王者归来”。
无尽唏嘘之外,笔者同时也感受到了读者那份伴随作品成长的眷恋之情。日人藤子不二雄创作《哆拉A梦》未完就辞世而去,后人续作的大结局一片黑暗,完全失去了原作乐观的生活基调,迅速引来读者反弹,甚至有读者以自杀的方式抗议这种窜改,读者对作品的热爱可见一斑。一旦倾注感情,作品就不再是没有生气的平面人物,读者当然希望他(或她)能一直陪着自己一路走下去。人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明明知道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却还是有着不可能的奢求……这样一想突然又觉得读者实在是一群非常单纯可爱的人。一次在温迷论坛潜水,看到有人在讨论温大作品时言还是喜欢看成年的四大名捕,希望他们一如007永远地演下去,不知为何这话很触动笔者。当时就想,如果先生还在,我们这些古迷同好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心情呢?
除去以上几点,还有一点吸引笔者的就是被众人说烂了的“优雅的暴力”。初看楚留香系列也曾对香帅的不杀神话很不以为然,话说笔者也曾经是个火暴脾气(看不出来吧?笑),骨子里信奉的是《天涯•明月•刀》里杨无忌的“若要杀人,百无禁忌”。每次看到好人受制于道德伦理的框框条条无法动弹,只得一任恶人横行就恨好人迂阔,也曾一度倾心于温大笔下所谓“奸的好人,忠的恶人”那种说法,特别是看《杀人者唐斩》的时候尤其推崇这个杀手中的No.1。在经历了一些世事之后,笔者才渐渐开始理解手段的正义性与最后目的正义之间的关系,结合现实种种也渐渐体会到何谓“身怀利器,杀心自起”,这才慢慢明白香帅不杀神话的难能可贵,也慢慢接受了他的做法……
此外,楚留香系列除了后两部《新月》和《午夜》写于先生创作末期之外,其余六部均写于67-69年间(根据郭琏谦先生《古龙武侠小说目录及创作年代商榷》 一文提供的时间为准),正是先生的创作从成长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个系列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联系到笔者本人也存在小小的私心。笔者一向偏爱事物的起始和发展阶段,只可惜无论是人或物,一俟成熟就不可避免要走向衰落——这是笔者一直以来极力想要避免的事情。虽也明白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任何人或物都无法避免,但仍痴心妄想着让事物停留在它最美的阶段。古人半半歌曰: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如果能让时光停留在由怜爱转向暴虐的那一瞬该多好呵……随着年岁增长,渐渐明白无论是起始时的青涩还是成熟时的辉煌,甚至是衰落后的凋零都是属于生命的一部分,舍弃任何一部分生命都是不完整的。说白了,爱一个人就该爱他的全部,对吗?但话虽如此,笔者还是由衷地偏爱人或物崭露头角那个阶段,尽管存在种种不够完美成熟的地方却是最具潜力的时候,不仅拥有无限可能还有极强的可塑性(对作家而言,待其创作风格成熟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之前的作品,更可以从中窥探其成长历程),就如同笔者在如饕餮般享受了各种各样的电影盛宴后,现在更偏爱瑕瑜互现的B级片一样。无他,只因为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生气。楚留香系列前三部均写于先生刚刚开始找到/展现个人风格的时候,因此笔者觉得做这个读书笔记会特别有意思。
第三个原因不外是因为这个系列在先生的创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家都还记得先生离去时乔奇先生送来的那副悲怆的悼联——“小李飞刀成绝响,人世不见楚留香”。毫无疑问,探花郎和香帅是先生书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人物。关于前者的讨论已经够多——还真嫌太多了一点,笑。笔者也不自量力写过一些,也觉得意犹未尽,但还是留点内容给后边吧。而关于楚留香系列的讨论相形之下则少了许多,人有时就是这么不可理喻,看似为人熟悉的作品有时候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关注,反而有可能是最容易被误读的作品。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影视的影响已经盖过了小说,在很多人心目中,香帅早已等同于秋官那浊世翩翩佳公子的形象,念及此不觉有些遗憾。虽然笔者也很仰慕秋官版香帅,但总觉得有点意难平。
因为很多时候,影视与小说几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就笔者的个人经验而言,影视作品再好,也有难以企及小说的地方。而在那些资讯贫乏的年代,文字就是人们自成一格的想象世界,更重要的是这个世界离我们并不遥远(与影视作品相比)——只要你愿意走进它。所以笔者还是更偏爱书中的世界,也希望那些被影视吸引的同好们能爱屋及乌读一读先生的原作。
曾经想过,这个笔记如果要做得全面些,本来是应该兼顾影视的,只可惜一直以来笔者很少有机会看到跟先生作品相关的影视作品,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笔者一直比较抗拒由先生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个中原因比较复杂,可能会引起争议,这里就不赘述了。所以对影视方面的影响只好忍痛割爱了,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就是,既然名为“读书笔记”,还是以书为主吧。
最最后一点是在先生自己的文章和别的一些研究评论文章里都曾提及西方007系列对先生创作楚留香系列的影响,笔者一直以来都很好奇先生是如何将007这一在西方世界家喻户晓的间谍形象本土化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风流香帅的,所以在适当的时候会就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想来应该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一个序就写了这么多,想来笔者还是比较适合这种絮絮叨叨的温书方式的。笔者不敢说自己是在做研究,还是沿用小站版题里的“探索”二字更契合这种不成熟的,充满未知数的探讨方式吧,估计会比较琐碎,希望大家不会嫌我罗嗦,如果有感兴趣的同好不妨一起来,一笑。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