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龔鵬程

此為《縱橫今古說武俠》(林保淳著)寫的序言,風雲時代版,2022年12月

林保淳的武俠文學研究,天下知名,不待我來揄揚。而其所以能成就「武林百曉生」的名號,首先得力于歷年之辛苦蒐藏。他是在舉世均視武俠文學為印刷垃圾的時代就開始有系統地訪求搜羅了,與各地租書店、出版商磨蹭,漸漸積存到規模大備時,再向社會鼓吹、在大學間奔走,成立通俗文學研究室、建設武俠小說特藏、架設網站、準備成立資料庫。此等工作,耗時耗神,而大抵屬於公益或為人作嫁,雖說鼓舞士氣,助福學林,而其實精力消磨甚多。這只能說是他性格特別淳厚,對武俠文學特別熱愛,又略無名利私心,否則豈能成事?

但此舉令他文獻精熟,又結識了各路好友,收穫之大也是難以估量的。古龍筆下的百曉生,炫智居奇,結果死於非命。林保淳這位我的老友,持盈保淳,至今臻享大樂,其間差異,誠可令人深長思也!

我倡議成立中華武俠文學會後,他推動會務尤為熱心,兼且以說劍名齋,蓋有終老刀叢、不愛名花之意。因此後來我便乾脆將會務交與了他。哈哈,說得好像私相授受,付缽傳衣一般,其實是會員公舉,他大孚眾望所致。

數載間,人世滄桑,臺灣小說作家泰半凋零,我輩嗜讀俠武者,酒間說豪,客裡彈鋏,遂不免漸有四顧蕭然之慨。

幸而武俠文學會還頗與大陸之中國武俠文學會驂駕聯轡,維持俠風,在大陸各地舉辦武俠文學研討會或俠文化節。每逢此類活動,雖山遠水阻,保淳類皆排除萬難,挾杖而往。俠蹤萍跡,多有可述者。

保淳病腿,不良於行,撐著拐杖登少林、探峨眉、遠涉大漠,那可是極辛苦的。有時我們還去舟山、桃花島,在風濤喧呶間轉換車檣。

這樣勞頓,所為何來?以我旁觀者之見,當然一是篤于朋友之情,朋友有招,自當千里應命,這是俠客必須有的品德。其次就是一種行義之舉,武俠文學之價值還沒被世人充分瞭解,俠士就會覺得還有義務為之宣揚,以正視聽、以發潛德之幽光。

這本書收存的各式文章,便是他發潛德幽光的一部分記錄,他另有《台灣武俠文學史》等著作均可與此處所輯者互參。好處是資料翔贍、持論平正、照顧面廣、能通古今之變。這評價,說來平平無奇,但在現今學界,又能幾人做得到呢?保淳畸人而有畸行,故可貴。但也可恨。恨他太懶!他應該一天寫它廿四小時,把所知都寫出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