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林保淳、盧亮延《賞析古龍》名家會評集,風雲時代版,2020年11月

在中國武俠小說發展的過程中,金庸、古龍向來并尊,但讀者情各有所鍾,論者亦各有左右袒,頗類於《紅樓夢》中的「擁黛」、「擁釵」派。不過,從相關的討論網站、發表評論文章,以及學界相關的研究論文看來,「擁金」、「擁古」是頗有軒輊之別的,別的不說,僅從各地所召開的學術研討會來說,以金庸小說為主題的討論會,早已有數十場之多,而古龍專題的研討會,至今則僅僅有2005年在淡江大學為紀念古龍逝世20周年而召開的「古龍與武俠小說國際研討會」,會後由台灣學生書局出版了《傲視鬼才一古龍》,這也是目前僅見的一本專門以古龍為專題的論文集,相較於金庸的論文集子,簡直就是鳳毛麟角。

因此,有關金庸小說評論的文字,廣有流傳,名家觀點精彩紛陳,而金庸小說的精義也隨之獲得深入的闡解,這無疑有助於金庸聲名的傳播;而討論古龍的文章,星分沙散,儘管亦頗有奕奕精彩之論,卻苦於斷簡殘篇、蒐羅匪易,未能對讀者有多少的啟發。

金、古如此之大的差別,當然未必就是其作品高下準據,文學作品的評價,本就是隨時而宛轉的,盛唐之際,李白之名高千古,杜甫聲名未彰,但宋代以後,杜甫盛名鵲起,「詩聖」壓倒「詩仙」,而「李杜」終是唐代詩人的冠冕。是故金古目前的觭輕觭重,也未可遽加論定,時移世易之後,古龍小說的評價未必不會超越金庸。儘管如此,金、古二人在武俠小說界的宗師地位,一樣是可以確立的。

金庸、古龍小說的差異,論者已多有闡述,大抵上,金庸以高華流麗、氣勢宏偉取勝,此一如五嶽名山,巍峨崢嶸,令人高山仰止,而攀越其難;古龍則清新俐落、雋永深刻,一如桂林山水,川媚珠潤,玲瓏婉轉,平易近人。一雄闊,一秀美,風格雖異,而皆堪稱巨著。個人以為,金庸是「古典派」,饒富傳統色彩,古龍是「現代派」,充滿現代精神。古典固彌足珍貴,而現代亦屬不可或缺。如果從現代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說,古龍無疑是更具前瞻意義的。

古龍小說中的文字,簡單明快、乾淨俐落,鮮少用成語、典故,就是置身於白話散文名家中,也不見遜色;在人物塑造上,貼近真實人性,從不播弄高偉形象,筆下英雄俠客,喜怒哀樂,各有緣起,高尚幽微,有時互集一身,隨事生發,隨情起滅,所強調的就是一個「真」字,所以更能撼動人心。情節雖頗以奇詭見長,而往往出人意表又合乎情理,終是人性中所曾有或可有者。尤其是其小說的節奏,明快而有序,與當代社會脈動兩相合拍,故無板滯冗長之弊,更是武俠作家中無出其右者;而其變化多端的敘事手法,更屬一絕。

古龍武俠小說的特色,正如其筆名之「龍」,屈伸變化,不可方物,唯在一「變」字,而其一生創作,也莫不以「變」為最高指導原則。《易經˙乾卦》以龍為喻,古龍以龍為名,可以沉潛,可以見田,可以或躍,可以在天,可以悔悟,就是「變」的極致。是故高明可化為沉潛,正言可以若反,平淡可以炫麗,詭奇可以如常,相對於當前變化萬千的社會,無論若何其變,都能夠切近人性之所本有,這就是古龍小說的「現代性」。

據我說觀察,金庸的小說迷,還是遠較古龍為多,這應與金庸小說版權的歸屬定於一尊,且金庸後期曾親手加以校改,以及出版商強力的推薦有關。古龍的小說,版權至今猶有爭議,各出版社無法統合,故每有闕漏,至今未能睹其全集;此自然在推薦的力道上遠不如當初《金庸作品全集》般的火熱;而古龍生前未能及時將其作品作全面的修訂,各出版社所據底本不一,亦難有全貌可供討論,故讀者欲從而無由,於人數上就難免參差。不過,就影響後起作家而言,無論新舊作家,卻明顯多規仿於古龍,司馬翎後期以「天心月」為筆名的《極限》、《強人》系列,就有取於古龍迅快變幻場景;溫瑞安自《四大名捕會京師》以來,則力追古龍的懸疑與奇詭,冷楓《武林至尊》的趙師舫,明顯步趨楚留香;黃鷹的《沈勝衣》、《驚魂六記》,更等如是古龍的翻版;其他「後金古時期」的新銳作家,包括了大陸「新武俠」諸作者,也多切近於古龍的「風騷」,這應是不爭的事實。

金庸與古龍的武俠小說,該作若何評價,仁智所見,當各有不同。但金庸的相關評論,雖不能說至矣盡矣,卻已是汗牛充棟;而古龍的評論,至今猶如一地的碎琉璃,無人收檢,故雖有佳評妙文,亦難以管窺,不免是樁憾事。

2005年的古龍會議,是由我策劃執行的,後來編纂成書的《傲世鬼才一古龍》也是由我編訂;十多年來,我一直頗為關注有關古龍小說的研究,更曾閱覽過許多精彩的古龍評論文章,鑑於金、古論文數量如此輕重不一、聚散不等的現象,長久以來,就有編輯一套以古龍為專題的論文集的打算,曾經幾度向若干出版社提出建言,都未蒙採納,始終引以為憾。所幸台灣風雲時代出版社的陳曉林社長,既是古龍好友,又是古龍書迷,且頗以發揚武俠文化為使命,經幾次商討,願意在如出版業蕭條停滯的窘境下,奮臂而出,擬分類蒐羅相關文章,編為三本,分由陳曉林、我,以及大陸古龍版本專家程維鈞擔任主編。我所負責的為「賞析古龍」部分。基本上,此編所收,是由我和我指導的博士生盧亮廷任其責的。盧亮廷從大四開始就從學於我,忠懇好學,向來是我武俠研究的臂助,奔波蒐羅檢校的工作,不辭辛勞,理當特加推薦。

此編所收,幾乎涵括了兩岸三地研究古龍的名家及後起者,陳曉林、陳墨、湯哲聲、王立、楊照、周益忠、翁文信、薛興國,都是精研於古龍小說的,所論固是抉奧剔微,深入肯綮;其他新進、後學,雖未必有高名厚望(部分未能識荊),但吉光片羽,亦是精采可見。或論生平,或論風格,或論主題,或論評價,有歷史角度、有文化角度,有哲學角度,有媒體角度;既有單部小說,亦有全體觀照,雖不敢說是海陸珍饈,盡呈眼前,而相信各地佳餚,亦足以供食客品味。

古代詩文流傳,每藉文論、詩話、詞話的評介,抉精發微,才能廣為後學所認知、學習、取法,甚望此編古龍的賞析,也能藉這些精闢的評介,讓一代鬼才古龍的武俠作品,得到更多的關注。

庚子夏八月,林保淳序於木柵說劍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