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慕云和西门丁

缘起

一直想写点关于作家西门丁的文章,如果将香港新武侠小说从我是山人(陈劲鲁先生),我佛山人(吴硕人先生),王湘琴,斋公(朱愚斋先生)等作为第一轮的话。金庸,梁羽生,牟松庭(高旅先生),蹄风(周照先生),张梦还(张扩强先生),宋玉,散发生(曾纪勋先生),乃至倪匡应该为第二批。其后,才有模仿古龙笔法闻名天下的黄鹰,龙乘风,以及南宫宇(即诗人尚木),马腾,吴道子等。他们应该是属于第三代的香港武侠小说作家。至于,领一代风骚的黄易其实是第四代的“高手”了。按照江湖辈分,西门丁出道仅次于黄鹰和龙乘风,而与黄,龙二位并驾齐驱,在港台澳新马业界称为“新三剑客”,与台湾武侠界前辈泰斗司马翎,卧龙生,诸葛青云遥相呼应,异流同宗。

笔者蒙沈西城介绍,于2009年有幸认识了西门丁先生,西门先生对笔者极为爱护,亦不肯前辈居之,只肯“兄弟”相称。

四年来,我与西门兄虽不至于“鱼雁往来”,但也“书信频频”。

其中,谈到其生平,其创造,其友人均精彩缤纷,使笔者近距离了解了一位武侠名家的创作生涯。

西门兄除了“双鹰神捕系列”“天涯侠客三部曲”奠定其武侠名家地位。其民初作品“山猫王森系列”也是香港除倪匡外,唯一一个写民初动作小说而出名的。在我认识西门兄前,准备将《山猫王森》放在我的《动作小说杂谈》里,但我认识西门兄后,发觉可以写西门的实在太多了,反而不敢轻易下笔了。

最近,忽然灵光一闪:西门兄和我书信如此之多,编个《西门丁•诸葛慕云书信问答》,不是更容易,更实际?而材料“绝无添加、绝对新鲜”。

故此有这篇《问答西门丁》问世!这篇《问答西门丁》和当年《武侠世界》社长沈西城写的《采访西门丁》一文绝不雷同。

最后,必须一提的是,原文颇有涉及部分文化界,娱乐圈以及比较私人的问答,在这篇博客版的文章中,重新做了删除或者更新。

《问答西门丁》写于2011年,2012年侠友鲈鱼脍赵跃利兄编《武侠文坛录》,慕云相赠此文。

武侠生涯篇

问:在国内武侠迷眼里,黄鹰和龙乘风的名气似乎比你大,而我个人早年也很少看你的作品。虽然,我知道如果一个人在香港能出一百本书,绝对有其当行之处!你自己如何认为?

答:若说黄、龙名高过我,这是事实,但就写作来说,他俩赚的稿费,却未必有我的多,相信这也是事实。

问:我个人少年时代看武侠小说时候有个习惯,先看作家笔名,我发现诸葛青云,东方玉这些名字特别容易让人感觉这就是武侠。西门丁反而给我有人丁单薄的感觉,所以,八十年代末,我看到过你的书,却没有买,哈哈哈。看你邮箱,你英文名叫simon,是否就是西门的由来?

答:恰恰相反,我是因为笔名叫西门,而将英文名起为simon,叫西门因为我写字桌对着西面,而我家里排行老四,所以起名西门丁。

问:我个人喜欢笔名霸气些,特别是写武侠小说的,你认为怎样?你写《山猫王森》用高健庭这个笔名,我就非常喜欢,古朴高雅,很适合民初小说!我也见过你另外一个写武侠的笔名──南宫烈,就好听了,为什么不继续用呢?

答:有个姓名学的大师,评过我的笔名,说用西门丁这个笔名不能大红不能赚大钱,高健庭是她送给我的,我想改用,但所有的编辑都不肯,只好继续西门丁下去,而高健庭则只用于民初小说的单行本上(在《武侠世界》刊登时是用王一龙,这是郑重改的,他喜欢替作者弄几个笔名,让读者觉得杂志的作家很多),南宫烈是我在《晶报》用的,因为是左派报纸,那时《武侠世界》在台湾还有一定销路,规定为左报写稿要另起笔名。

问:你写的《齐云飞传奇》在台湾出版时候,用的叶展彤,我也感觉很新派,比西门丁好听多了。

答:叶展彤是应大然出版社的女编辑改的,她认为西门丁若在台湾出版会让读者觉得是本地作家,而当时武侠开始有女读者,希望我用一个比较有诗意的笔名。很可惜作品封面太现代化,难以吸引女读者,算是她的一个失算。至于你说的问题,我觉得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金庸这个笔名好么?东方白好么?反而我觉得独孤红这名不错,他小说的对白很有特色,北方味很重,其实如果他肯写民初。效果一定不错。姓名是门学问,古龙很多主角的名就起得好。

问:台湾乡野出版过不少香港作家的作品,你的齐云飞之《毒神仙》也是他们出版的。为什么乡野只出了一部,而其他有大然出版社出了?

答:《毒神仙》是被盗,乡野老板娘来香港时,居然无耻到打电话找到我,要我其他书的版权,但不给《毒神仙》的版权费,我连面也不跟她见,何况我早知道她连黄鹰的版税也拖欠很多,便直接告诉她已全部卖给大然,《毒神仙》这本书就看大然告不告她。而《齐云飞系列》这套书在80年代,我自己还比较满意。台湾大然出版社的老板是小吕先生,当年还不到三十岁,他父亲老吕先生是开印刷厂的,规模还不小。小吕IQ130分,当年考大学时,因抗议台湾政府的中国地理资料全是民国时代的,交白卷,但靠其他科目,仍能以高分考进名牌大学。他自小醉心漫画,大学时已靠父亲的印刷厂,自资出版漫画书,整个大学没花家里一分钱。毕业之后立即自资开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漫画书,后更翻印出版日本的漫画而发达,属少年得志,被称为台湾黄玉郎。后来版权法订出以后,赔了不少钱给日本,觉得漫画已难以发展,便想到请台湾武侠三剑客重新出版武侠小说。斯时卧龙生因生意上的事,被股东告上法院,老吕先生帮他不少忙,临入狱时对吕家父子说,如果想出版武侠小说,有三位新秀值得投资,便是香港《武侠世界》的新三剑客,并将黄鹰的电话告诉吕家父子。八十年代中期,吕家父子来港,通过黄鹰找到龙乘风,并通过龙乘风找到弟,一起在喜来登酒店茶叙。黄鹰很想转到大然(因为乡野的版税很难收到),奈何合约未满,便将此难题交给老吕找乡野解决(后来因为乡野提价太高,吕家乃不得不放弃黄鹰),然后取了弟与龙乘风的一些作品回台,找人看书,后来找到原南琪出版社的一位编辑,她认为有可为,翌月,即来港与弟及龙乘风签了十年约,并先付了两万元港币签约费。后来便出版了十本书,但吕家父子很上道,每次来港都将我俩的新作带回去,每篇故事都先付2000元订金。小吕先生野心很大,计划日后拍电影。奈何他后来因高价购了不少日本漫画之台湾出版版权,因台人口味已变,而大亏,随后来港找香港之漫画家买版权,又因港人口味与台湾不同,终至弄至山穷水尽,最后要关门避官司。不过老吕之后几次来港仍来找我茶叙,言明不会再买弟之新作,所买之版权费亦不会要求退钱,但希望我依约十年内不要将版权转售他家。弟觉得吕家父子十分仗义,便一口答应。尽管小吕从此消失于江湖,弟仍遵守当年之约,直至十年后香港皇冠出版社找弟,介绍台湾禾马出版社,方将《雪海血河》及《网中蝎》卖给禾马,可惜斯时,武侠小说已成明日黄花,好景不在,终难在台湾成名。

问:大然吕氏父子应该是讲道义的商人了,不知道大然吕氏和春秋吕氏是否一家人?

答:大然小吕名墩建,老吕先生名政法。又及,忘提一事,小吕后来成立漫画便利屋连锁店,要挽颓势,结果事与愿违,兵败如山倒!至于,大然和春秋是否一家,我也不知道。

问:你曾经和黄鹰以及龙乘风其名,你对他们作品看法如何?你们互相之间也很熟悉吗?

答:我和他们两个都很熟悉,性格上面龙乘风和我更接近些。我们经常出海钓鱼。论名气黄鹰生前在我们三人之中成名最早,由于他也在电影界发展,所以名气也很响亮。作为作品黄鹰可能花在开篇及文字上的工夫较多,整体便很一般了,很多小说都让人觉得虎头蛇尾,甚至有单薄感。他罗辑思维,我认为差了些,因此沈胜衣我觉得写得像“练习作”,当然如果黄鹰不是英年早逝,现在的文字一定更进步了。龙乘风是个写作狂,他父亲非常有钱,在香港是饮食行业的钜子。所以,龙乘风是个“纨绔子弟“,对所有和“玩”有关的,他都内行。我对斗雀有少少认识,知识全得自龙乘风,并承蒙他提携,特地带我去该茶楼开眼界(因为在香港斗雀是犯法的,一般人不能进入斗雀场所),可惜去迟了,楼上只剩下几只“文雀”(擅长唱歌的行内称文雀,擅斗者称“武雀”,能唱又能斗者谓“文武雀”)听他措述,陈惠敏那雀重金购自马来西亚──由大马彼之影迷一位拿督觅得的,由于雀笼巨大,须多买一张机票,放置椅上。龙亦有一只自认擅斗并狠猛之雀,在云天茶楼也曾扬威过。携雀上楼,刚好陈惠敏新购之雀正与另一只拼斗,只几个回合,对方之雀已奄奄一息,其他在场之雀,在笼内惊恐不安,提笼上前,笼内之雀之颤抖不已,龙乘风之雀更是拉稀屎,连忙用布罩住雀笼,回家之后觉得兴趣全失,乃将之放生,从此之后不再玩雀。这一仗,对龙乘风颇有收获,描写高手气概时,笔下纵横,颇有感染力,此乃他认为养雀之最大作获。从写作天分来说,龙在黄之上,奈何时运不济。龙乘风兄本身亦是个仗义的汉子,奈何完全不懂理财,又不擅安排时间,其父曾是显赫之饮食界钜子,创办“醉琼楼”及泉章居酒家多间,家中富裕,养成少爷脾气。像他这种人根本不能做生意,偏偏他还要去做大生意(出版社,先出杂志后出漫画及小说),出杂志时,每期替其写稿,弟曾多次劝他收手,有次饭叙,双方辩至脸红耳赤,他丢下狠话:少爷有钱亏,你犯得着杞人忧天么?小弟也生气,回他一句:在你未发达前,只要你要弟的稿件,我分文不收。从此之后每期仍供稿给他,依诺不收稿费。过了几年,那时小弟已开了几年旅行社,他少有地来电,说请弟到其公司,有些创作方面的事聊聊,那晚刚好约了吴道子晚饭,饭后乃一起去其出版社,到了该社了解了一些情况,替他担忧,原来他还想出版杂志,忍不住又劝他几句,希望他专心做一件事,若什么都想出版的,最后一定会失败,更不可能所有的漫画创作,都由他一个人负责,同时还负责两队少年棒球队的队务,再出版杂志,根本分身不无术,可惜他不听弟劝告,还讥弟太过理智,所以作品难以有所突破。最终弄至一败涂地,可叹可悲可惜。八十年代作为职业写作人时,笔耕之余,每月与他出海钓鱼两趟,对其性格及为人算是较了解。他是个心胸宽广的汉子,虽然,我们经常会因为对某些作家作品有不同看法,而产生激烈的辩论,但无损我们的友谊,至今我也非常遗憾当场在他生意失败时,无能力伸出援手,

问:给弟感觉,西门兄似乎更喜欢龙乘风些?

答:从性格上,其实龙乘风更能使人喜欢,黄鹰属于比较内向的。龙乘风的性格其实很武侠化。黄鹰在德宝电影公司遇到创作困难时,请龙去帮忙,他二话不说抛下手上的稿件,去帮他。我曾劝他电影导演都是武师出身,本身既无文化,又看不起编剧,最好先谈好条件。他说我是去帮大师兄的(他一直视黄鹰为大师兄),我说既然如此,又何须征求我的意见。后来果然分文报酬都拿不到,龙乘风帮过黄鹰很多次也替黄鹰写过报纸连载,但黄鹰那时候连茶都没有请龙乘风喝过口,但龙乘风却毫不在意。不久后温瑞安又找他去编剧,他要拉我去,我婉拒了,同时劝他谈好条件才上班,结果也是分文全无,事后他说彼此都是靠摇笔杆子吃饭的,互相帮忙何须计较太多!正因为他一直视黄鹰为大师兄,所以后方会为其作保向小吕借钱!

问:我对黄鹰,这位作家一直有份特殊的感情。我15岁第一次出国时候,身边带的唯一一本武侠小说就是黄鹰的《相思夫人》,当时我很迷古龙,看了黄鹰的作品,感觉和古龙一样。当然,现在我重看黄鹰作品感觉其是有很多不足处的,也许是我自己经历多了吧!但不管怎样,我对黄鹰仍有一种特殊感情。黄鹰之死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答:听说黄鹰的外婆是玄学高手,不断替他“祈福求财”,他把不该这么早得到的提前得到,当一切得到后,生命也就完结了──这一论点正符合玄学的最高理论。在《有本杂志》二上有一篇你写的《黄鹰已入白云去》,提你一句:黄鹰其实是个心底善良,但也有点自卑而形成自大的人。黄鹰曾对我说他是香港中文大学德文系毕业的,但他副修日文,日文成就比德文好,他最差的是中文。其实中文大学根本没有德语课程,有此可见他的性格,有次他在我、龙乘风及大然出版社老板面前说,他的作品水平与古龙一般高,只是名气差他一点点,又说他祖母或外祖母,替他算过命,未来五年武侠文坛是他的天下,若在台湾发展,前境更好。对于他的遭遇,我寄以无限同情,但他的结果其实与性格有关,双重性格十分严重,又极之迷信,认为他老婆克他,离了婚,新娶的老婆(我见过一次),从相学看,便不是一个好相,也不漂亮。据黄鹰自述其祖母(或外祖母)是玄术高人,正因为如此他才认为他写僵尸武侠及鬼武侠,有其独有之条件,但他自己却不懂,即使懂也肯定极之皮毛。黄鹰最风光时应是“天蚕变”及“天蚕再变”期间,但那也只是表面风光,因为他替丽的电视(今天之亚视)写剧本,待遇极低,且他当时因《武侠小说周刊》尚有债务在身,不过人有希望,那点债务自然不放在心上,因此意气风发。这是《武侠世界》郑重告诉我的,据他说是黄鹰对他说的,因此希望《武侠世界》继续用他的稿,使他能用稿费还债。因为“天蚕变”的成功,令他对影视圈产生了极大之憧憬,便与原本丽的的助导兼编剧徐正康开了一家创作室,接手剧本,徐中文不好,但头脑灵活,又因为做过助导,知道拍摄的可行性,黄鹰文字好,写得又快,但不擅长编复杂及长篇的故事,倒是一个好配合。但圈内人都知道“天蚕变”不是他的作品(萧若元自己也在电台上说故事是他的,细节集体创作,黄鹰执笔),创作室维持了两年,便各自分头去找钱。《僵尸先生》应是刘镇伟的东西,一起编剧的有秦天南及阮xx(忘了名字,两人都是当时之名编剧)、黄鹰及徐正康。黄与徐分手后,黄将剧本拿去德宝电影公司(洪金宝主持),刚好洪的副导演刘观伟一直想开戏,认为成本低,可以一试,上影后叫好叫座。此时刚好洪金宝的御用编剧黄炳耀受不了洪金宝的“霸气”辞职,洪以为黄鹰“有料”便聘他当德宝编剧,这段时间他可能赚到点钱,但非常辛苦,在电影界的不如意及工作繁忙,严重影响他的写作水平,到八十年代中后期,他写的文章,成就远不如他的才气。我个人一直怀疑他祖母(或外祖母)替他用玄术助他,结果是成名了,钱没有赚到,倒赔了一条命。从玄术上说,摆阵求财不会有问题,求者上天未必会答应,端视你前生种下的福分,但催者运用法术强行将日后该得的财,提早实现,往往有后遗症,我觉得他性格上太复杂:自卑、自大、缺乏信心、又无自知之明、过分迷信,强求做不到的事,方会形成这个结果。有一天郑重在半夜打电话给我,说他第一任太太打电话给他,说他生癌致死,后天要出殡,他想约我去送他最后一程,只是我第二天便要出差,所以没有赶上。由于,你要写作家生平,所以告诉你些我认识的黄鹰。我和他不能算很好的朋友,但也曾经有很多的接触。不可否认,他对武侠小说作出的贡献。黄鹰已经过身很久了。往事已矣,只供缅怀吧!

问:我看过倪匡先生的一本武侠小说叫《最后一剑》和一本民初侠义小说《白痴劫》,也看过你的一本武侠也叫《最后一剑》和民初《山猫王森系列》中的一个故事《白痴》。说句绝对不是拍你马匹的话,你的这两部书写得远远超过倪匡的同名小说。你当初写这两部书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是为倪匡先生致意呢?

答:慕云兄,写上述作品时,根本不知倪匡有此两篇作品,完全谈不上对前辈的敬意。(后来,看了慕云兄的来信,我才去香港图书馆借来看)再者虽然我第一本武侠看的是倪匡的作品,故事说是一对连体兄弟,以铁雨伞为武器,只人物设计奇特,小说写得非常差。(多年后无意中在电台听到他的访问,想不到主持人也看过此书,提出对此书之看法,倪匡坦诚这是他写得最差的。可惜忘记了书名),之后看过他的《鬼箭神棋》、《一剑情深》、《玉女英魂》和《六指琴魔》,觉得名过其实,《巨灵掌》只看了一半便看不下去了。当我开始写武侠时,便暗下决心,只能写得比他好,否则便站不住脚,虽然未必做得到,但我的确拿他的写武侠的水准,作为自己努力的标杆(请勿笑弟不自量力,如果一个作家连对自己都没有要求的,又如何能进步?)兄对倪匡的评论,看后再说,特意先说出心中的话再看,交浅言深,乃因已把你当作知已。既是知已那就无话不谈。

问:江湖上传说倪匡先生是个快笔,在香港真的他写书最快吗?

答:倪匡是快笔,关键是快得来要保持一定水准才有意思。职业写稿人快笔不少,冯嘉便是一个,而且是长期快笔,马云也是一个,写了一百多部《铁拐侠盗》绝不会是慢笔。

问:这点我也同意,《最后一剑》的确是四流作品。但在香港作家中倪匡名气是最响亮的吧?

答:倪匡享有这么大的名气,是他命好,出道早,又遇到几个贵人:1,罗斌;2,张彻;3,金庸。他自诩多面手,实际上写作界多面手的很多,比他早的就有方龙骧等。他拥不少读者,也很有”读者缘”。

问:据说冯嘉先生喜欢写稿到凌晨,你写稿有什么习惯?

答:我作职业写稿人时,一个工作天写一万六至一万八字,最高那一天写二万五字,因每月稿量28-30万字,而每周工作四天半(每两周与龙乘风出海钓一次鱼,每两周打一次麻将,周六下午及周日陪孩子玩)我写作通常采取连续作战的方式(个人认为这样会比较快):两个工作天写一家报纸连载一个月的量,写完报纸写《武侠世界》的大小说(十万字)及四期连载(十万字)──我的连载每期二万五字,有时候一个月有五个星期三,因此要写五期,有时只有四个星期三的,郑重若欠短篇,会叫我临时加写一篇二万五的短篇应急。通常写了一段会看一次,作稍作修改。通常报馆都有我最少半个月的存稿,《武侠世界》最少有我一个月的存稿。

问:据说台湾的秦红是不脱稿大王,你应该是香港的不脱稿大王了,对了旧雨楼的冰魂秀士是个秦红迷,想问问你认识秦红吗?

答:说到秦红,我也很喜欢,他写武侠很用功,我一直喜欢写得平直的作家(相信你从我的作品也能看出点来),九十年代初常去台湾就想去拜访秦红,可惜郑重谎称秦红因“耳水失平衡”经常头疼,因此退出江湖,故此丢了他的电话。我知道这是老罗与他这对表兄弟的惯技──不想让作家有所联系(怕他们串通加稿费),有一次我上武侠交稿,有位三十左右的男子刚离开,闲谈中提及马腾,我建议约一下,吃个饭大家交流交流,伍小姐(执行编辑插腔:刚才出去那个就是马腾,你不当面约他?),郑重说马腾有点自卑,不愿意跟作者来往。认识龙乘风也是在武侠世界财务部领稿费时,无意中碰到的,然后一起下楼约老郑喝茶(他没办法阻挡),如果要他介绍,肯定又有籍口。想见秦红还有一个原因,这是老郑跟我说的(他在编排古龙的嚣张):有一次他去台湾,秦红在台北某饭馆请老郑晚饭,饭局中突听到一阵吵闹声,两人回头望去,原来古龙也在,当时古龙也发现他俩拿着酒杯过来说:“老郑,你是大编辑,怎么不跟我喝酒,却跟一些没名气的人吃饭,太掉价了!来,我敬你一杯!”老郑脾气也不好,回说:今天是秦红请我吃饭,你来敬酒我不喝,今天我只跟秦红喝,你真想请我,等改天你请我吃饭时再喝。古龙敬了几人次,老郑都不喝,只好悻悻然而退。老郑赞秦红有修养,一直不吭声。老郑问他为何不作声,他只笑笑:我名气的确不如他,更没有必要在这里跟他较劲。我对秦红不由高看一眼。因为一直听到很多有关台湾武侠作家的负面消息,秦红的性子在台湾就更显难得。所以有心认识,可惜老郑……我问老郑不怕得罪古龙,他大笑而答:他的稿都是老罗约的,与我无关,如果按我的性子我根本不要他的稿,原因是每逢他有稿刊登,他就担心要找人塞版面,因为古龙经常断稿。而武侠不是只“卖”他一人,看武侠世界的读者也不是都欢喜他的,他就常收到读者来信骂他的,他都把信钱花光了,转给老罗(我估计不会给古龙看);第二,古龙平日调子叫得高,其实只要给他钱,什么都可以解决。今天他说稿费太低不写,过两天钱花光了,又会打电话给老罗,说稿费就照你说的,但得马上预支多少万字的钱!秦红是否健在?以他一向低调,即使过世了,台湾传媒也不定会发布消息。这只有天晓得了!

问:古龙先生的性格应该比较有“特色”,古龙生前的朋友很多,知己应该就很少了。燕青曾和我说,他感觉古龙是非常自卑的,但才气高,而多少有点自大。我倒一直认为,古龙很寂寞,心灵非常寂寞。你认为呢?

答:我不认识古龙,但在我心目中,古龙的武侠是台湾最好的。古龙对人生很有感悟,经历多,是他最大的特色。这点,与古龙一脉相承的温瑞安,黄鹰,龙乘风都远远比不上他。

问:据说卧龙生生前对你作品颇为推崇,认为是后起作家中最有潜质的。你认识他吗?

答:虽然不认识卧龙生先生,但他亦算是弟在台湾之引路人,而一直心存感激,因为斯时弟刚出道没几年,能得其青睐,实属荣幸。卧龙生是个很奇怪的人,写斗智桥段环环相扣,但在生意场上却屡屡受骗,曾经有人指着海上一艘船告诉他,那艘船是我的,目前因为收不到运费,无法入厂检修,如果你能投入xxx万元,给你多少股份,卧龙生斯时手上有点钱,为了做船东,倾尽所有,并鼓动朋友加股。结果如何可想而知,而且被骗,不止一次,惹来一身债,因此不断将“名”卖给出版商,找人捉刀写书。故此市面上标有卧龙生的作品,很多不是他写的,怪谁?

问:你知道我特别喜欢诸葛青云,将自己的笔名也改为诸葛慕云,你对这个前辈作家熟悉吗?

答:说老实话,诸葛青云的作品我看过几本,就看不下去。我出道的时候,诸葛青云基本上已经不写小说了。郑重曾和我说过一个故事,有次郑重去台湾,诸葛青云盛情款待,好酒好菜都是地方特色。郑重提出只有他们两个人,不用如此排场,但诸葛青云说:远来是客,必须如此。饭后,郑重返回宾馆,想起有东西未曾交给诸葛青云。就按着诸葛青云家的地址,自己摸上门。开门的正是诸葛,穿着件千创百孔的汗衫,而他夫人正在用餐,下饭的菜仅仅是几块豆腐而已。

问:我也从刘乃济先生那里知道,诸葛青云先生晚年非常潦倒,空有满腹才华。我为他叹息。你说,你上次休假时候重看了司马紫烟的《紫玉钗》,你对这个作家感觉如何?他在台湾名气并不是很响亮,但近年在国内拥有了很多读者。

答:作为作家看同行是以“水平”为准则,而非以红不红或名气为准。司马紫烟的一套《新紫玉钗》已足够他名留后世,这方面他比司马翎强多了。此书对历史的考究(包括官场、当时的风俗等等)比金庸的小说还强,但它又不是历史小说,即使喜欢看武侠的读者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问:你看东方玉的作品吗?我倒认为东方白的作品比东方玉的好看。但《武侠世界》出版最多的是东方英的小说。

答:我一直将东方白、东方玉、东方英弄混了。你说东方白比东方玉好,我不敢作评,但东方玉写的绝对不能说好。他的特点是易容、人皮面具,通过此来化腐朽为神奇,年青时代已不喜欢了,因为用得多了,便感觉他在骗稿费!